牢记嘱托接续传承 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围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念,开创了一系列重大实践,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坚持凝心铸魂、固本培元,筑牢作风建设思想根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注重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推进作风建设,以理论学习教育打头推动领导干部转作风树新风。担任宁德地委书记后,就举办地委学习中心组读书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求实、求真、求深的精神,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在福州,强调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指出改变工作作风的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新时代以来开展的历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把解决好“总开关”问题摆在首位,破除思想障碍、注入精神动力,以理论清醒促进行动自觉。我们抓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觉悟、提升境界,涵养新风正气。
二、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以“关键少数”引领党风政风持续向好。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要求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转作风、以身作则正官风。到宁德就任时,要求不搞欢迎仪式,不搞任何排场,强调“各级领导首先做好廉洁自律,正人先正己”。在福州工作时,提出“十反对十提倡”,规定公务接待“四菜一汤”标准,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如一从自身做起,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体现在治国理政各方面,中央政治局同志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为全党作出示范。我们抓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做、带头抓,上行下效、整体联动,坚定不移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三、坚持人民至上、心系百姓,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四下基层”制度,推行“四个万家”活动,带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开展调研,坚持每年下访、到基层现场办公,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领全党上下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我们抓作风建设,必须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以优良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四、坚持动真碰硬、靶向施治,着力纠治“四风”突出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把查处干部违规占地建房、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作为改作风转作风的着力点,推动制定廉洁自律“12条”和补充规定“5条”、廉政纪律“5条”,提出反腐倡廉“约法六章”、领导干部“七不准”规定,有力遏制不正之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切入口,要求全党聚焦“四风”老问题和新情况开展集中整治,坚持标本兼治,步步深入推进。我们抓作风建设,必须坚持风腐同查同治,紧盯不放、寸步不让,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抓出成效、管出习惯、化风成俗。
五、坚持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持续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提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亲自担任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领航掌舵下,全党上下持续用力培树良好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提升了紧抓快办劲头、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我们抓作风建设,必须坚持不懈抓机关效能建设,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挺膺担当。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传承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理念和有益实践,学习运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